为产业升级注入新动能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助推邵东经济高质量发展
发布时间:2023-03-23 17:25:24 次浏览
五金工具数字化生产管理系统、中药材预处理自动化流水线、工业机器人箱包自动化上下料装备……连日来,由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研发的系列智能装备和软件系统在多家企业推广使用,为邵东传统产业向智能化转型赋能。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是由邵东市政府倾力打造的集智能制造技术研发、人才引育、成果转化、公共服务于一体的公共创新服务平台和新型研发机构。该研究院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传统产业转型,着力新兴产业引进和培育,成为邵东市传统产业数智化转型升级、新兴产业蓬勃发展的代表力量。
3月21日,邵东市青山锻压机床三厂,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技术员周苗武和工友们对新一代活口扳手自动化加工设备进行调试。
周苗武进驻青山锻压已有3个多月,每天都忙碌在生产一线,对设备运行出现的问题及时改进。“现在加工一把扳手要36秒,我们的目标是控制在22秒以内,还需在提高装夹、切割速度等方面加以改造。”周苗武说。
邵东是国内活动扳手最大的生产基地,传统扳手加工设备主要为单机单工操作,加工效率低,品质不稳定。为解决这一难题,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与青山锻压共同成立五金工具装备智能研发中心,研发新一代活口扳手自动化加工设备。
“相较于传统的活动扳手加工设备,新设备加工精度高、用工成本低、能耗低、效率大幅提升。以前加工扳手需要12个人,现在只需2个人操作两台机器。”周苗武告诉记者,试产成功后,将面向邵东五金企业推广,实现活动扳手加工产业的全自动化升级,提升产品的附加值。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发挥科技型骨干企业引领支撑作用,营造有利于科技型中小微企业成长的良好环境,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充分发挥智能制造的创新驱动力量,通过自主研发、联合开发、技术众包等方式,重点开发钢筋桁架自动折弯焊接线、绝缘纸自动上下料设备、消失模喷涂干燥流水线多台套设备和软件系统,帮助企业降本增效5000万以上。
针对邵东企业效能低、能耗高、时效慢等痛点难点和降本增效的迫切需求,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聚焦工业互联网技术,自主研发基于大数据的制造业精益管控平台,为生产企业提供产量统计、设备智能诊断维护、订单能耗成本测算等数据化产品服务,实现设备生产、能耗等数据的实时采集管理。目前,平台已广泛应用于五阳塑胶、茂盛火半岛体育机、龙霸五金等85家行业代表企业,800多台(套)工业设备成功上云。
“经过数字化转型,公司生产效率提升30%,每个月仅电费就下降近20%,成本节省9万多元。”湖南雄霸五金工具制造有限公司负责人说。
近日,湖南醇龙智能科技箱包有限公司,由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聘请的中南大学博士赵海鸣及其团队,正在攻克该公司的箱包智能化生产线月,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一企一博士”专项服务小组走进醇龙箱包,牵头高校博士为企业规划全自动智能箱包生产线建设方案,目前部分智能制造自动化机器设备已投入使用。
为协助解决邵东产业高端化发展面临的人才需求,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倾半岛体育力“筑巢引凤”,通过为人才搭建施展才华的创新创业舞台,打造人才集聚高地。
该院通过组建和升级湖南省轻工业行业智能装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模具快速设计和低碳制造湖南省工程研究中心、国家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累计吸引38位高层次专家进驻邵东;开展“一企一博士”工程,与中南大学、湖南大学等多所省内高校20余个高端人才团队、50余个博士人才形成合作机制,对接形成以醇龙箱包、勇信耐磨、智多福为代表的20余个“一企业一博士”技术协同攻关项目,助力企业纾困增效;建立邵阳市首个湖南省引才引智示范基地,柔性引进新西兰籍香港城市大学教授、长江学者李涵雄,加拿大籍学者管贻生教授,全平台柔性引进各类高端人才38名。
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搭建“智湘汇”平台,构建线上产学研合作、科研成果转化及创新创业平台。企业有技术升级需求,可形成科研项目在平台发布;研究院邀请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企业针对科研项目进行攻关,为企业提供技术解决方案。平台目前拥有国家科技成果网直链科研成果30余万项,积累企业客户100余家,形成技术需求近1100个,积累平台用户3600余个、专家74人,联络高校院所320余家。
“我们在生产过程中遇到想解决的问题,就能找研究院帮忙。”湖南省九六智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刘黎说,“去年,我把想发展现代农业的想法告诉研究院,没想到他们不久便请来了湖南大学朱科军博士,如今公司打造了70余亩智慧菜园,其他智能化改造也正在实施,为企业带来了不少效益。”
党的二十大提出一系列具有历史性意义的新思想、新观点、新战略,这些都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提供了遵循,指明了方向。
作为科技工作者,我们将深入半岛体育贯彻落实习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的“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的重要指示精神,切实加强邵阳区域特色产业关键共性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的研发;紧扣产业需求,推动邵阳产教融合发展和建设,以人才链赋能产业链;以前沿智能制造技术,创新驱动邵阳特色轻工产业发展,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形成更多特色产业,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在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采访,让记者深切感受到,这里的“新”,是实实在在的。
为弥补政府专业能力不足、服务精准性不够的问题,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创新体制机制,采用“政府引导、市场主导”的市场化方式组建,按照“企业搭建平台、政府购买服务”的模式运作,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
为破解科技成果转化不足、人才本土化不够的瓶颈,邵东智能制造技术研究院创新搭建“智湘汇”平台,打造“一企业一博士”工程,聘请技术经理人,让发展的要素更快地向平台集聚。
创新是出路,更是底气。只有创新的活力充分涌动,公共服务平台的竞争力和持续力才会不断增强。